解决俩孩冲突的关键,是让老大做这件事
场景一:
“我不想要弟弟了!”小小冲妈妈边哭边喊,“你们都只照顾弟弟,都没人照顾我。”
小小妈妈赶紧抱起她,温柔而耐心地解释起来:“你那么爱弟弟,怎么能不要他呢?你看他多可爱啊,他可是爱姐姐的哦。”
“为什么你只管弟弟,都不爱我了?”姐姐心情难以平复。
妈妈不停地解释弟弟年纪小,需要大人照顾之类的,直到姐姐的哭声慢慢平静下来。
场景二:
“你们都只照顾弟弟,都没人照顾我。”豆豆大喊。
豆豆妈妈略带抬杠地问她:“我们都在照顾弟弟,那你为什么不过来帮忙?”
“我……我……”姐姐一愣,抹干眼泪说:“我来了。”
以上两种处理,你怎么看?
从态度上,第一个场景里的小小妈妈做到了温柔有耐心的回应,第二个场景里的豆豆妈妈略显顽皮,“简单粗暴”。
可是,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小小妈妈和她之间一直重复地出现相似的对话。小小还是哭着说:“你为什么不帮我洗澡?你们只爱弟弟,不爱我”, 小小妈妈则还是重复着讲那些道理。
豆豆则不再反复追问此类问题,好几次妈妈照顾老二很忙的时候,她积极主动地上前帮忙,即使有时会帮倒忙,但是她还是很愿意加入照顾小宝宝的“工作”中去。
以上两位妈妈的做法,哪一位的做法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更适合孩子的心理发展呢?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作为母亲(指主要代养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信任自己。之后他须拓展孩子的这种感觉,让孩子能够信任身边的人。如果母亲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就很难发展对社会的兴趣,对同伴产生友好的感觉。”
这是一个家庭很重要的部分,甚至我认为是很多亲子矛盾唯一的解法,就是阿德勒提出的爱与合作。
豆豆妈妈向大宝发出合作的邀请。可别小看这个举动,它的潜台词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力量——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
豆豆妈妈的认可,就像是给一台跑车加满了油一样,让被认可有能力的孩子,感到自信心爆棚。完成任务及承担相应的责任后,又得到更多的自信,克服自卑,以及处理同胞竞争中产生的糟糕感受,以此良性循环。
在亲子关系的课程里指导家长学习共情他人时,有时会得到“凭什么不是他先共情我”的反馈。被忽略情感的孩子成年后,很难跟他人建立信任感,很难体会爱与分享,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周围人的善意,也很难产生合作意识。
研究发现,如果家长们没有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爱和信任,就很难发展到建立合作意识的阶段,那么他们的孩子也没有机会从被照顾者转型为合作者。
家长如何看待这个境遇,赋予了这个经历什么样的意义,才是真正影响着孩子的关键。
面对同胞间不可避免的风波时,很多家长的反应和小小妈妈差不多,希望通过解释和讲道理解决问题。可是,再多耐心的回复、喋喋不休的解释都淹没在了孩子的哭声里,大宝还是会问出同样的问题,似乎没有得到任何的解决,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交流听的不是内容,而是潜台词。
小小妈妈的解释都在“不公平”这个基调上展开了,相当于在说:“妈妈的确偏心了,但你要理解,这是情有可原的。”孩子耳朵听着道理,心里却是通过母亲的反应确认了失宠、不被爱、偏心是真的存在。
其实,真正扎心的,不是孩子们发现偏心的时刻,是他们坚信偏心的存在。而让他们逐步锚定这个幻想的一大因素是家长对孩子感受和能力的忽略。
这些话让人觉得“爱”是可以量化的,那么家长就担心自己像分苹果一样,一刀下去切出好多不公平。每天孩子和家长都在计较着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以此来回避感受。
但爱,是不可量化的。
像爸爸妈妈不会怀疑孩子的爱一样,“他爱着爸爸的同时,也是爱着妈妈的”,我们也应该相信自己的爱,“爸爸妈妈爱着你的时候,爱着弟弟,也爱着彼此。”
把爱和行为分开,妈妈自己也会感觉到轻松。即使自己正抱着弟弟妹妹,也绝不会减少一分对哥哥姐姐的情感。
一旦孩子感觉缺爱,就开始怀疑父母偏心。做父母的要及时反思最近是否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那些讲道理之类的回避的行为将孩子越推越远,以至于他们要用稚嫩的扭曲的手段给我们找点麻烦来吸引注意。
缺爱就要补。勇敢地引导孩子回看让人难受的经历,并赋予积极的意义,总结出有温度的经验。
豆豆妈妈等女儿平和下来,跟她说:“妈妈不否认,那是你刚才一瞬间的真实想法,就像有时我被你气得也想把你丢出去一样。你第一次当姐姐,要学的东西很多,妈妈知道你已经在很努力的学习怎么去做姐姐了。”
她时常和豆豆探讨感受:“你什么感觉”“怎么想”“打算怎么处理”“希望我怎么做”……豆豆的感受有机会被看见,就已经是很棒的“被爱”体验了。
其实家长具体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感觉到重视和关注,才能抚平伤痛,建立爱和信任。
虽然家长们都幻想孩子们能和谐相处,但是,老二的出生必然会让老大感觉到失宠,是无法控制,也不能清除的事实。
在其他宝宝出生之前,大家都独捧老大,他自然地享受着与生俱来的照顾,付出和合作对他来说是陌生的。被宠爱的大宝兴趣点更多在自己身上,渐渐习惯了把自己的要求当成“圣旨”,“我提出要求,你就得立马去完成”,便理所当然地希望能支配别人。
而二宝的出生,妈妈从他身上转移了注意力,当他们接触到不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和环境时,会变得易躁易怒。如果大宝没有得到及时的情感疏导,不会产生合作意识,便很难体会到自己是家庭中很重要的成员。
一时间,失望、难过、羡慕、嫉妒、委屈、愤怒等强烈情感涌现,哪里听得进去家长的一堆道理,他按照熟悉的方式,不断地骚扰家长要求被帮助。如果再遇到家长的指责,这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情感是不应出现的,自己是不受喜爱的。
面对这样的境遇,年幼的大宝会如何消化呢?
有个8岁的孩子,在妹妹出生3个月后,晚上开始频繁尿床,妈妈抱怨:“带他去医院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问题。打骂无用,道理无用,没办法,现在我每天半夜给老二喂完夜奶,就叫老大起来尿完再睡。这种日子,我真是受够了。”
显然二宝的出生,让母亲无法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大宝身上,他的感受没被任何人发现,包括他自己。于是,便用膀胱表达:“我还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我也是个需要妈妈照顾的宝宝。”
半夜尿床,能让老大享受到特殊的待遇。母亲误认为自己的行为在尽力消除孩子的情况,但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尿竟能让妈妈如此重视,那他会保持这个躯体症状,虽然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这的确让母亲与他维持着亲密的关系。
制造麻烦能博取关注,是潜意识总结出来的。他便不断退到较早的行为能力下,变得娇气,频繁爱哭,以此引起妈妈的关照,哪怕是糟糕的责骂。再或者孩子学着家长的样子,回避真情实感,把愤火转向投给了小宝宝。
就像小小妈妈的柔情,看似共情了大宝的退行行为,像是在说:“不论你什么年纪,在我眼里都是个孩子。”但又相当于暗示孩子,赢取关注只能不断“以小卖小”地“出状况”。
可毕竟他是个大宝宝了,不能一直让他在退行的位置待着。处理完情绪后,得让他回到适龄的行为中。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处理纠纷,而应该主动转化为合作关系。
家里有新成员诞生时,让大一些的孩子照顾新生儿是培养孩子合作的最好方式。他们会对新生儿产生兴趣,分享爱,分担照顾新生儿的责任。如果他们学会合作,那么家长照顾新生儿时,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如果你也遇到老大和老二之间闹冲突,要记得从情感回应,到对境遇的赋意,再到对孩子能力的认可,最终才能发出合作的邀请。
教会孩子爱与合作,助力身心成长,同时家庭目标和任务也要跟着发展起来。
2021-05-16
2021-05-17
2021-05-18
2021-05-15
2021-05-18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服务